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基本介绍 八道江区
[1]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麓(北纬41度30分至42度04分,东经126度07分至126度41分),西与通化市相连,北于柳河县接壤,南与集安市交壤,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45公里,是白山市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央,总面积1380.9平方公里。本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属浑江盆地。地貌可概括为山、岗、川三大类型,其面积比例大致为三山五岗二川,境内最高海拔1487米,最低海拔320米。本区具有显著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天气,年龄更迭,四季分明,年日差较大。年均匀气温多为3-5 ℃, 无霜期一般多为115-140天,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临江建县,逐改猫耳山巡检为道江巡检;1906年改八道江巡检为县佐,驻八道江,协助县府管理八道江一带各项事务。1903年为镇江村;1935年更名为八道江镇;1936年为八
道江街;1947年为临江县第六区;1956年又成立八道江镇;1960年浑江市治所在地;1985年4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建立八道江区为县级建制。
2010年2月22日,民政部《关于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更名为浑江区的批复》(民函[2010]40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白山市八道江区更名为浑江区。
人口民族 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336543人,比上年增加1992人,增长0.6%。其中男性:172504人,女性:164039人,性别比为105.2(以女性为100)。非农业人口达到269456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20‰,人口死亡率为3.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有汉、回、满、朝鲜、壮、藏、蒙古、锡伯等多民族组成。
行政区划 全区辖七道江镇、六道江镇、红土崖镇、三道沟镇、红旗街道、新建街道、东兴街道、通沟街道、城南街道、板石街道、江北街道、河口街道4镇和8个乡镇级街道办事处,有54个行政村,41个城市社区,总人口33.7万人。
国民经济 自1985年建区以来,八道江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经济
繁荣、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的新局面。2005年,八道江区生产总值实现4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18.3%和14.7%。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00元,同比增长15.4%。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92:62.61:27.47调整为9.22:63.69:27.09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强区”、“工业立区”战略的效果进一步凸显。
自然资源 本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素有“资源宝库”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一是林业资源。全区共有林地面积8327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其中集体林面积28404公顷,适宜开发种植红松、落叶松、白松、鱼鳞松、柞木、桦木、椴木、曲柳等生态林和经济林;林下可种植人参、五味子、天麻、贝母、天女木兰、黑木耳、山芹菜、刺棒菜、核桃仁等中草药材和绿色食品;林下可圈养、散养紫貂、猞猁、獐、梅花鹿、林蛙等经济动物,林地经济综合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二是动植物资源。 有野药
用植物、食用植物40余种,经济动物10余种。是“中国林蛙之乡”。三是矿产资源。八道江区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蕴藏着30余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煤炭产量5000万吨,铁矿石7350万吨,白云石1000万吨,松花岩1000万吨,浮石130万吨,石英沙1亿吨,高岭石7000万吨、岩金51吨。此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银、铜、镁等矿产资源;四是畜牧、水产资源。全区有牧草面积400万亩,水域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理想境地;五是水能资源及开发。八道江区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开发建设小水电的条件十分优越,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12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浑江、红土崖河等,全区理论蕴藏量40,211千瓦,其中可开发资源27,500千瓦。可建电站9座,其中500千瓦以上的有5座,年发电量8250万千瓦时。现已建成投产运行的电站有河口电站、大镜沟电站、三道沟电站、曲家营水库供水电站和余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290千瓦。拟建电站有四道岔电站、曲家营尾水电站、春丰电站,在建的双河电站为异地开发的合资项目。五是旅游资源。本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座落在鸭绿江中游的龙山湖旅游区市区边缘的青山湖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长白山迷宫、镜月湖也是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便利的交通道路是通往长白天池、锦江大峡谷、温泉渡假村的最佳路线。
工业情况 该区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工业项目和工业投资达6.2亿元,创建区以来最好水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9.0%,工业经济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005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9693万元,同比增长90.3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4846万元,同比增长99.94%;实现利润总额9322万元,同比增长136.5%。税金总额
6980万元,同比增长83.78%。骨干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总户数达到41户。围绕“一区三城”建设,着力推进煤、铁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形成了振东煤业、曙光工贸、大通矿业、环懋煤业等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和华林经贸、胜利煤业等一批“小巨人”企业,实施了东圣焦化、长青铁矿等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推进区域经济民营化为主线,五年来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1户、产权出售18户、实施破产2户,盘活存量资产4812万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对财政贡献率达到72%。
林业概况
概况
八道江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全区总土地面积13.74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1.3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2.7%,有林业面积9.2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2.38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3.3%。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042万立方米。1985年建区后,于5月份成立了区林业局,负责全区的森林保护、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组织全区的营林生产和科技推广、民需用材审批、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木材运输、加工场所和渠道进行行政管理,依法收取育林基金等几十项工作。并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种子法》、《土地承包法》、《环保法》等法律。成为全区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主力军。
(1)森林植物分布概况
白山市八道江区是全市重点林区,森林分布属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生态特点。全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被森林所覆盖,有东北乡土树种红松、云杉、冷杉、胡桃楸、水曲柳、椴、柞、桦、榆等四十多个主要树种。另外,分布着刺楸、东北红豆杉等珍贵、药用植物、树木232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面,前景广阔。
(2)森林权属概况
市直国营林场是我区的国有森林资源,隶属白山市林业局。总面积8.2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927万立方米。国有林内的森林防火和林政管理归区林业局负责。生产经营归市直林场管理。
集体有林地总面积2.6万公顷,其中:集体人工林1.5万公顷,集体天然林1.0万公顷,私有林面积0.44万公顷。
(3)森林资源建设概况
我区广大群众在造林绿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培育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胡桃楸、杨树、柳树等森林资源方面,都有突出成绩。自建区以来,全区造林总面积达到了1370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132公顷,全年林业产值实现16710万元,同比增长17.0%。其中:近两年来,全区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农村小型公益林建设工程、北山绿化美化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发展森林保护生态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4)森林保护概况
a、森林防火
自85年以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勤奋工作,已经取得了连续20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分别在1991年和1993年荣获了全省、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为保护森林、维护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b、依法治林
依据《森林法》对全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确定了全区的森林采伐限额,为生长量大于采伐量,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标提供了保证。
大力开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统一行动,林业、公安、工商、环保、土地等部门协同作战,从木材运输、加工的各个环节加大了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森林的违法犯罪分子。从各地林地管理入手,严打毁林开垦、私占林地的违法犯罪。从林部巡护到市场检查,大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严打斗争,有效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的发生,各类林业案件发生率连年下降20%左右。
(5)森林经营利用概况
a、大力开展林下经济开发,发展林药、林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全区林下开发户有3300多户,走以林养林,以短养长之路,带动特产、药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b、木材的经营加工利用
通过经营性消耗方式,合理采伐林木,再经过加工增值,实现森林本身价值的最大化。全区木材加工厂数量为66家,大部分从森工企业购进木材加工。另外,农民自用材也可以从集体或私有林采伐中解决,供农民直接利用,全区农民自用材年采伐量为200立方米。
农业资源 全区耕地总资源为92700亩,其中水田6600亩,旱田86100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1610亩(含复种),其中玉米40095亩,大豆20415亩,水稻6600亩,蔬菜、薯类和其它作物34500亩。高效农作物占有率达到46%,农作物优质品率达到45%,“订单农业”面积达到4.525万亩。农产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果。六道江镇绿色大米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山野菜家植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红土崖镇无公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全区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16个,有机产品15个,建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5个,被省政府评为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区。中草药材发展呈现喜人态势,建立2个百亩药材基地,中草药材种植规模已达到4100亩;林下参播种面积达到了8832亩。长白山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标准化综合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区林蛙养殖面积达到3.1万公顷,贮蛙量3.02亿只,年回捕量达到了940多万只。
科教文卫
科技
继续贯彻“科教兴区”战略,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狠抓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积极推进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年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1项,其中科研项目5项,试验项目3项,星火项目3项。
教育
我区继续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进一步加强。2005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84所,其中区属学校65所,其它部门办学19所,共有教职工3309人,其中区属教职工2319人,共有专任教师2757人,其中区属1873人。规范有序的完成了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接收工作,接收在职、离退休教职人员1688人。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区积极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进一步巩固。2005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文化室54个,文化活动中心8个。
医疗卫生
城乡医疗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5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3家,实际开放床位280张,卫生技术人员399人。
交通和邮电 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投资26.2亿元,相继完成了以“路网、电网、通讯网”重点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八三”线和“兴给”线公路建设,开通了“临青”线公路和三道沟至临江界边防路,新增公路里程298公里,提高公路等级202公里,整修公路367公里,实现了镇镇通油路和村村基本通油(砼)路目标;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401.9公里;全区各乡镇全部开通无线通讯和程控电话。
旅游业资源 八道江区地处长白山腹地,是通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实施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旅游业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采取多种措施,制定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单位、集体、个人多方投资发展旅游业,用打造精
品、突出品牌、培育特色、整合资源的全新理念,进一步激活了旅游业发展的各要素,提高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实力。
近几年,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举办活动、宣传促销等方面共投入资金15,000多万元,先后创建了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市区“三湖、三洞、两场、两馆”等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增强。旅游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市区旅行社14家、旅游出租汽车公司3家、宾馆6家、旅游定点单位10余家,旅游行业逐步规范,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对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统计、整理,掌握了一批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后续项目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强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在开发旅游资源工作中,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基本杜绝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全区旅游工作委员会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审批领导小组,并有效地开展了工作。总之,近年来全区在发展旅游业工作中投入之巨、力度之大、成效之好,都是以前不可设想的。
八道江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远郊以龙山湖为主,近郊以长白山迷宫、青山湖、太平湖为主的景区格局。“两湖一洞”分别于1993年、1995 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这三处景点累计投资已超过3500万元,从业人数达320多人。龙山湖、青山湖被认证为国家AA级旅游区。围绕景区建设,山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形形色色的生态沟、生态点纷纷围绕旅游业大做文章,为加速环城生态旅游圈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体系,已经循序渐进,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吉林长白山龙山湖冰雪旅游节和首届青山湖垂钓旅游节。2005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9890万元,同比增长17%。
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工作总体思路是: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八道江区建设成为白山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沿着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的方略,发展壮大“矿产冶金、绿色食品、医药保健、现代服务、生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
在发展生态旅游业中,我区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生态主题,发挥名山效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联动开发,点线结合,建设环城生态旅游圈。近郊以青山湖、太平湖、长白山迷宫、白山游泳馆、库仓沟滑雪场为主体,努力开辟新的景点、景区,大力发展具有浓郁特色的环城周边生态旅游;远郊以龙山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打通三道沟岭隧道,建设三道沟旅游码头,加快景区有线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对朝旅游和跨区域、跨行业联合经营,极力构筑“春赏山花、夏游三湖、秋观红叶、冬娱冰雪”和“沿江、环城、登山、跨国”旅游框架,建立融自然风光旅游、生态农业旅游、长白山文化旅游、冰雪旅游、边境风光旅游于一体的观光游览格局。加大宣传策划力度,成立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提供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等旅游消费,努力把八道江区建成长白山西坡旅游开发的亮点和展示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窗口,把环城生态旅游建成县域突破和对外开放的牵导性工程。到2010年,全行业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将龙山湖景区建设成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打造精品旅游路线5条,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6亿元。
畜牧业资源 在区委、区政府和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2005年我区牧业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坚持一手抓禽流感防治,一手抓农民增收和牧业增效,全区各项牧业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5年全区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13.6万头、8.1万头、11.7万只、15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2%、2%、3%,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960吨、5690吨、977吨,分别比去年增长3%、3.5%、5.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比重达到32%。